“靶向”追击,合肥黑池坝风景区治理蓝藻效果初显

2022-08-09

7月初,在合肥黑池坝风景区景观水体,合肥中科环境监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邀请专业机构投放缓释剂,开启蓝藻“在线监测+治理”新模式。记者了解到,一个月后,第三方实验室数据显示,蓝藻的pH值从治理前的8.8下降至7.4,水体的浊度和透明度在蓝藻杀灭后出现了明显提升。未来这种治理蓝藻的新模式还可以用于巢湖等大面积水体的预防性治理,解决蓝藻问题。

蓝藻问题是全球难题,至今没得到有效解决,目前我国的主要治理方式为物理打捞、生物菌剂投放以及化学方法,但存在打捞速度慢、生物菌剂抑藻力不强、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等瓶颈。

“我们倾倒的缓释剂能够在几小时内缓释出有效成分,主动出击‘找到’蓝藻并在蓝藻中引发选择性生物程序性细胞死亡,在短时间内将蓝藻细胞杀灭,同时不会对水体生态造成任何负面影响。”合肥中科环境检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张翔介绍,蓝藻治理重在预防,此次试点的“监测+治理”则是一种统筹治理,为常态化的监测、水样分析和大数据模型监管的低成本日常维护模式,结合缓释剂灭杀,可为解决蓝藻暴发提供方案。

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快速让产品发生作用,工作人员借助黑池坝风景区的水面运维船只将产品均匀投加到水体中,由于产品具备随着风和水流漂动的特性,在下风口人工布撒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无需借助任何特殊装置,既简便又经济,这样灵活施用方式也节约了施工成本。

“黑池坝比治理前水质变得更好,而且在水边基本闻不到蓝藻的恶臭了。”一位居住在黑池坝附近的居民见证了此次治理过程和治理效果。

如今,一个月过去了,黑池坝水体的生态平衡得到改善,水的颜色和透明度有了肉眼可见的提升。第三方实验室数据显示,蓝藻的pH值从治理前的8.8下降至7.4。水体的浊度和透明度在蓝藻杀灭后出现了明显提升,浊度分别从24下降到了5.7 ,水体中的藻蓝蛋白和叶绿素均有显著下降,叶绿素a含量从118μg/L降至到了31μg/L。而藻蓝蛋白(蓝藻总含量的指标)在处理前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靠近南面琥珀潭的点位在处理前高514μg/L,在7月16号最后一次集中治理后大幅降至到3μg/L, 位于北面的点位也从106μg/L降到了20μg/L。

“未来我们期待能够在巢湖等大面积水体实行预防性治理,解决巢湖每年暴发的蓝藻问题,希望能持续为安徽的水环境做贡献。”北京蔚绿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试点使用的缓释剂则会“靶向”追击蓝藻,利用其强氧化性杀灭蓝藻细胞,给蓝藻细胞不断的刺激而引发程序性细胞死亡,即蓝藻种群的“自杀”行为。这种“自杀”行为会在使用产品后发生并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即使水体已经完成检测不到产品,但新生蓝藻细胞仍可以被杀死。”

工作人员介绍,若水体富营养程度不高,可持续1-2个月。该缓释剂入水后产生水与氧气,对水体不会造成污染,使用剂量与蓝藻繁殖程度有关,“暴发期用量是初期用量的100-200倍,所以推行预防性治理。”

徐明 季云冈 记者 沈娟娟